开明

同义词: 开通 顽固 保守 守旧 泄漏 泄露 改良 开通 急进解释: ◎ 开明 kāimíng [enlightened] 原义是从野蛮进化到文明,后来指通达事理,思想不守旧 开明人士引证解释: 1. 通达,明智。 《 史记 ·五帝本纪》 :“ 尧 曰:‘谁可顺此事?’ 放齐 曰:‘嗣子 丹朱 开明。’” 张守节 正义:“开,解而达也。” 唐 李邕 《大照禅师塔铭》 :“生而茂异,长而开明。” 宋 罗大经 《 鹤林玉露 》 卷十四:“ 旂叟 号 西堂先生 ,开明练达,遇事如破竹。” 2. 使开通、明智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问道》 :“吾焉开明哉?惟圣人为可以开明,它则苓。” 汪荣宝 义疏:“‘开明’即发矇之意,言开矇以为明也。” 3. 清醒,明白。 《 三国志 ·蜀志·张翼传》 “高祖父司空 浩 ,曾祖父 广陵 太守 纲 ,皆有名迹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《续汉书》 :“ 婴 ( 张婴 )虽为大贼,起於狂暴,自以为必死,及得 纲 言,旷然开明,及辞还营。” 宋 陈亮 《跋朱晦庵<送写照郭秀才序>后》 :“其不得见于世,则圣贤之命脉犹在,而人心终有时而开明也。” 《古今小说·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 :“此时 武帝 心地不知怎地忽然开明,就省悟前世 黄復仁 、 童小姐 之事。” 4. 政治、社会清明、文明;不黑暗,不野蛮。 《 世说新语 ·雅量》 “ 嵇中散 临刑东市”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《文士传》 :“今皇道开明,四海风靡。边鄙无诡随之民,街巷无异口之议。” 严复 《原强》 :“于五洲殊种,由狉榛蛮夷,以至著号开明之国,挥斥旁推,什九罄尽。” 5. 思想开通,不顽固不保守。 邓子恢 张鼎丞 《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》 :“ 蓝玉田 部队尚未得到正式番号,军饷无着,他们都需要地方革命势力的支持,便伪装出一副开明的面孔。” 冯德英 《苦菜花》 第三章:“爹呀,你真开明。 姜同志 说你是开明人士呢。自动献山峦献地,又免费教学。” 6. 天色由暗转明。 北魏 郦道元 《 水经注 ·夷水》 :“盐神暮輒来宿,旦化为虫,羣飞蔽日,天地晦暝,积十餘日, 廪君 因伺便射杀之,天乃开明。”亦指敞亮,明亮。 清 孙嘉淦 《 南游记 》 :“至圣墓,有红墙环立,墙中草树愈密,修榦丛薄,侧不容人,而景色开明,初无幽阴之气。” 7. 开列清楚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定买办》 :“即开明实价,当堂具领给发。” 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锡祺》 :“有何罪愆,一一开明。” 8. 方言。明白地,无保留地。 冯雪峰 《柳影》 :“我这时微微听到她母亲决意要我家在她十八岁这年和我并亲。我的祖父母开明和我说的时候,我说要结婚也得到我二十五岁;那时她须二十三岁,许多人都知道她是等待不到那个时候的。” 9. 指启明星。 《 大戴礼记 ·四代》 :“ 《诗》 云:‘东有开明。’” 孔广森 补注:“金星附日而见,昏曰长庚,晨曰开明。今 《诗》 字为启明,如记或 汉 避 孝景 讳改。” 10. 见“ 开明兽 ”。 11. 传说中的古帝名。任古 蜀国 相,后为 蜀 王。 《太平御览》 卷五六引 汉 应劭 《风俗通》 :“ 望帝 自以德不如,以国禪与 鳖令 ,为 蜀王 ,号曰 开明 。” 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 :“会有水灾,其相 开明 决 玉垒山 以除水害。” 北魏 郦道元 《 水经注 ·江水一》 :“ 来敏 《本蜀论》 曰: 荆 人 鳖令 死,其尸随水上, 荆 人求之不得, 鳖令 至 汶山 下復生,起见 望帝 …… 望帝 立以为相。时 巫山 峡而 蜀水 不流,帝使 鳖令 凿 巫峡 通水, 蜀 得陆处, 望帝 自以德不若,遂以国禪,号曰 开明 。”

kāi míng ㄎㄞ ㄇㄧㄥ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