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

解释: ◎ 老人 lǎorén (1) [old] ∶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(2) [aged] ∶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引证解释: 1. 老年人。 《 左传 ·宣公十五年》 :“及 辅氏 之役,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。” 《 史记 ·循吏列传》 :“﹝ 子产 ﹞治 郑 二十六年而死,丁壮号哭,老人儿啼。” 唐 冯著 《燕衔泥》 诗:“双燕碌碌飞入屋,屋中老人喜燕归。” 臧克家 《老哥哥》 :“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,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。” 2. 指上了年纪的父母。 晋 车永 《与陆士龙书》 :“老人及姊,自闻此问,三四日中,了不能復食。” 宋 张孝祥 《鹧鸪天·平国弟生日》 词:“楚楚吾家千里驹,老人心事正关渠。” 老舍 《婆婆话》 :“可是再说硬话实在使老人难堪;只好告诉母亲:不久即有好消息。” 3. 称尊长。 唐 戴叔伦 《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》 诗:“鹤髮婆娑乡里亲,相邀共看往年春。拟将儿女归来住,且是 茅山 见老人。” 清 国泰 《<助字辨略>序》 :“ 《助字辨略》 者, 确山 刘老人 所著也。” 鲁迅 《朝花夕拾·父亲的病》 :“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,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。” 4. 年老长辈自称。 唐 杜甫 《佐还山后寄》 诗之二:“老人他日爱,正想滑流匙。” 宋 苏轼 《与元老侄孙书》 :“相见无期,惟当勉力进道,起门户为亲荣。老人僵仆海外,亦不恨也。” 5. 见“ 老人星 ”。

lǎo rén ㄌㄠˇ ㄖㄣ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