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令

解释: ◎ 口令 kǒulìng (1) [password;watchword] ∶在看不清的时候识别敌我的口头暗号 (2) [word] ∶战斗、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 中间夹着有人喊口令引证解释: 1. 一种口头暗号。常用来识别敌我。 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 卷十六:“只如适来上座问夺人不夺境一段话,只知册子上念将来,如法答他,又理会不得。问一段未了,又问一段,恰如村人打传口令相似。” 沙汀 《闯关》 七:“ 庞得山 则被派去和友军接洽,问明准确的出发时间,集合场所,路线以及口令。” 徐怀中 《西线轶事》 四:“今晚的口令是‘山茶’,回令是‘海棠’,执行吧!” 2. 战斗、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。 茅盾 《小巫》 :“到初更时分,忽然街上来了蒲达蒲达的脚步声,中间夹着有人喊口令。” 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辰州》 :“操完跑步就单人教练,把手肘向后抱着,独自在一块地面上,把两只脚依口令起落,学慢步走。” 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 第四十章:“ 周祺 催促众人走了, 冯均 立刻喊起口令,指挥队伍前进。”

kǒu lìng ㄎㄡˇ ㄌㄧㄥ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