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忌

引证解释: 1. 古代称先王、先后的忌辰。 汉 贾谊 《 新书 ·傅职》 :“不知日月之不时节、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……凡此其属,太史之任也。” 《 旧五代史 ·梁书·末帝纪上》 :“ 太祖皇帝 六月二日大忌,朕闻 姬周 以还,并用通丧之礼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 卷十:“ 太祖 开国,虽追赠 僖祖 以下四庙,然惟 宣祖 、 昭宪皇后 为大忌,前一日不坐。” 2. 国家的禁令。 汉 蔡邕 《文范先生陈仲弓铭》 :“乃离密网,以就禁錮,潜復不式,十有八年。大忌蠲除,举贤良方正,大将军、司徒并辟。” 3. 重要的禁忌。 《 后汉书 ·隗嚣传》 :“﹝ 莽 ﹞冥昧触冒,不顾大忌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张总兵》 :“军中机宜动为贼觉,兵家大忌也。” 洪深 《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》 :“凡是意识地控制呼吸的,平常说话,听来已极不自然。而朗诵的节奏,更无有不是呆板机械的,这是大忌。”

dà jì ㄉㄚˋ ㄐㄧ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