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袤

解释: ◎ 广袤 guǎngmào [length] 土地的面积。东西的宽度为广,南北的长度为袤 广袤可千里。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引证解释: 1. 指土地面积。从东到西的长度叫“广”,从南到北的长度叫“袤”。 《 淮南子 ·天文训》 :“欲知东西南北广袤之数者,立四表以为方一里距。” 《 汉书 ·贾捐之传》 :“ 元封 元年立 儋耳 、 珠厓郡 ,皆在南方海中洲居,广袤可千里。” 《 资治通鉴 ·周赧王二年》 :“纵某至某,广袤六员。” 胡三省 注:“东西为广,南北曰袤。” 宋 苏轼 《上文侍中论榷盐书》 :“ 解池 广袤不过数十里,既不可捐以予民,而官亦易以笼取。” 2. 开阔;广阔。 唐 欧阳詹 《二公亭记》 :“形势广袤,四隅若一,含之以澄湖万顷,挹之以危峯千岭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》 诗:“捫萝上岑邃,仙屋何广袤。” 《 清史稿 ·食货志一》 :“关外土旷人稀, 蒙古 地尤广袤,利於屯垦。”

guǎng mào ㄍㄨㄤˇ ㄇㄠ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