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口木舌

解释: ◎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◎ 汉·扬雄《法言·学行》:“天之道不在仲尼乎?仲尼驾说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复驾其所说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 ◎ 联合式;作宾语;指宣扬圣人教化的话引证解释: 汉 扬雄 《法言·学行》 :“天之道不在 仲尼 乎? 仲尼 驾説者也;不在兹儒乎?如将復驾其所説,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。” 李轨 注:“金宝其口,木质其舌,传言如此,则是 仲尼 常在矣。” 汪荣宝 义疏:“使诸儒金口而木舌者,欲其宣扬圣人制作之义,亦如奋木鐸以警众也。”“金口木舌”原指木铎,古时施行政教时,奋木铎以振告万民。后借喻为宣扬圣人教导的话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·儒学》 :“方领圆冠,金口木舌。” 《 太平广记 》 卷四四四引 唐 戴孚 《 广异记 ·魏元忠》 :“必谓明公有以见教,而乃金口木舌以相遇,殊不尽勤勤之意耶?” 《 论语 ·八佾》 “天下之无道也久矣,天将以夫子为木鐸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木鐸,金口木舌,施政教时所振以警众者也。”

jīn kǒu mù shé ㄐㄧㄣ ㄎㄡˇ ㄇㄨˋ ㄕㄜˊ